近年來,互助縣以建設省級土族文化(互助)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為契機,積極挖掘傳統(tǒng)文化遺存,扎實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工作,河湟文化保護工作深入推進。目前,全縣共有文物保護點305處,其中國家級4處、省級36處;非遺項目共73項,其中國家級9項、省級25項;非遺傳承人共235人,其中國家級8人、省級30人;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1處,省級文化產業(yè)基地3家、非遺扶貧就業(yè)工坊4家、手工藝品加工基地12家,文化企業(yè)、產業(yè)戶532家。
——不斷夯實保護基礎。注重體制機制建設,健全“政府主導、鄉(xiāng)鎮(zhèn)管理、部門負責、行業(yè)配合”的保護工作機制,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強化日常監(jiān)管,為河湟文化保護工作提供了體制機制保障。注重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了“三館”建設,有序推進了博物館搬遷工作,設立了文化館非遺實物展廳,建成了一批以河湟花兒、秦韻戲曲、土族婚俗演繹為主的傳習所,河湟文化保護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注重非遺項目建設,精心打造了丹麻花兒會、松多跑馬會等非遺項目品牌,搜集整理和創(chuàng)作了土族花兒、河湟小調等音樂作品36首,培養(yǎng)了一批本土盤繡人才,提升了我縣文化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和水平。
——不斷落實保護舉措。扎實開展河湟文化資源普查,重點對瀕危文化資源進行了搶救性保護和記錄,出版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圖典》《土族刺繡紋樣大全》等書籍資料,為河湟文化保護提供了參考依據。積極申報非遺項目,成功申報青稞酒釀造技藝為國家級非遺項目、河湟玉雕等4項為省級非遺項目、互助麥稈畫等5項為市級非遺項目,認定縣級非遺傳承人120名。根據《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guī),與全縣所有文保單位簽訂安全責任書,明確了安全責任,采取聯合督查、專項檢查等方式,強化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完成了白馬寺等17個省級文保單位的保護修繕。
——不斷創(chuàng)新保護載體。實施文化賦能工程,依托縣內豐富的非遺資源,緊緊圍繞鄉(xiāng)村振興、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等重點工作,積極探索“景區(qū)+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產業(yè)發(fā)展模式,大力發(fā)展多元化文化產業(yè),土族盤繡、酩餾酒等已成為我縣優(yōu)勢產業(yè)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實施平臺搭建工程,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為契機,成功舉辦了土族安昭、輪子秋、“花兒”、盤繡等非遺項目技藝大賽,全方位展現了我縣非遺項目技藝和非遺保護工作成效。實施數字化建設工程,加強文化數字化平臺建設,實施了數字文化記憶、公共文化云等項目,建立了文化數據庫,制作完成了非遺項目宣傳片,出版發(fā)行了《華銳藏族贊歌集》《土族宴席曲》和《故鄉(xiāng)的等待》等音樂作品集。
——不斷培養(yǎng)保護人才。積極將非遺項目傳承向學校延伸,制定了《互助縣非遺進校園工作方案》,編制了《非遺進校園讀本》,全縣23所學校已將非遺項目納入教學計劃,融入青少年課外活動,努力營造青少年參與文化保護的濃厚氛圍。切實加大非遺項目人才培訓力度,有效增加傳承人群數量,先后組織開展了國家級非遺項目花兒會、輪子秋、盤繡等培訓班15期,省級非遺項目培訓班2期,培訓人數達1000余人,保證了技藝有人傳承、歌謠有人傳唱。依托互助縣“文化人才專項”服務工作,招募選派80余人到19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和8個社區(qū)開展聯點幫扶,指導、協助各文化分館開展基層文化人才培養(yǎng),緩解了基層文化人才缺乏的局面,有效推動了河湟文化保護工作。
編校:石成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