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人的居住以“庫都”(家庭)為基本單位,最初以“依瑪格”(宗族)形式聚居,后來又形成了若干姓氏組成的“阿依勒”(村落)成為基本聚居形式。若干個“阿依勒”組成一個“庫興”(大莊堡),若干個“庫興”又組成一個隆闊(部落),整個互助土族聚居地由七個“隆闊”組成。
土族 “庫都”和“阿依勒”的外觀和內(nèi)涵上,到處呈現(xiàn)出宗教的文化意象。比如在土族的“庫都”(莊廓)中,有瑪尼旗桿、煨桑爐、佛堂、中宮的寶瓶、莊廊四角的白石頭、廚房里的灶神以及大門上懸掛的經(jīng)幡、轉(zhuǎn)動的瑪尼風(fēng)輪等;在“阿依勒”里的宗教設(shè)施也不少,核心部分是拉康(村廟)、本康(萬佛亭)、“卻日典”(塔),周邊有“加布日”(神山)、“拉卜斯”(敖包)、“索格多”(鎮(zhèn)邪土墩)、“頓”(較高的三角形土墩子)、“東本”(萬石堆)、“日東干”(神樹)等。
土族人的莊廓一般為四方形,占地約三、四百平方米,墻高三—四米。一個莊廓就是一個濃縮的城,高墻堅(jiān)門,具有抵御外侵的防御特性。因此,土族人稱莊廓為“庫都”。“庫都”一詞在蒙古語中為“浩特”,其意思就是城市。土族人把墻頭用白泥沫光,墻四角置白石,給人以整潔、美觀的感覺。房屋多為土木結(jié)構(gòu),正對大門為主房,兩邊為廂,傳統(tǒng)房屋以三間為一個單元。主房門面多雕刻花紋圖案,安花格門窗,用板壁隔間。炕上放置炕柜或門箱,或雕刻或繪畫,顯得華麗別致。院中央砌花壇,壇上設(shè)有煨桑爐,并豎有高高的嘛尼旗桿。清晨人們?yōu)咭磺澹诜瘕惽包c(diǎn)上佛燈,獻(xiàn)上凈水,在煨桑爐上煨上桑煙。此時佛燈明亮,香煙繚繞,給人以幽致清香的感覺。莊廓大門雕花以飾,非常講究,門頂也豎小嘛尼旗桿。嘛尼旗桿可以說是土族人家的標(biāo)志。
莊廓里面房屋的格局一般是主房中間為堂屋,堂屋靠墻放置一對大紅面柜,面柜上面設(shè)佛龕,龕內(nèi)主供佛祖,也供宗喀巴大師等其他佛像。如無佛龕,則掛帖佛像或藏傳佛教圖案。佛龕前點(diǎn)佛燈,獻(xiàn)凈水,置香爐。堂屋一邊為客房,另一邊為老人臥室。有條件的家庭或每個“門戶”中設(shè)有專門的“普日罕 庫都”(佛堂),佛堂一般設(shè)在角樓上或堂屋右隔間。廂房為兒孫臥室,角房用作庫房、灶房和牲畜圈。豬圈、廁所一般都建在院外。
土族的灶房很有特點(diǎn),灶房內(nèi)灶與炕連在一起,中間用矮土墻或木板隔開,有些地方也用墻或木板隔開,留一窗口,端飯遞碗很方便。飯做好了,炕也熱了,既環(huán)保又節(jié)能。一家人坐在暖烘烘的燒炕上吃飯,顯得方便、溫暖和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