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地區(qū)土族服飾有“伏蘭諾日”服飾、“哈拉齊”服飾和“特哇爾托洛蓋”服飾。服飾男女有別,有老年裝、中青年裝和少年裝之分,有夏裝也有冬裝。
“伏蘭諾日”服飾指的是五十、紅崖子溝、松多等鄉(xiāng)(鎮(zhèn))土族所著的服飾。
“哈拉齊”服飾指的是丹麻、東溝、東山、威遠鎮(zhèn)、臺子等鄉(xiāng)(鎮(zhèn))土族所著的服飾。
“特哇爾托洛蓋”服飾指的是五十、丹麻、東溝、東和、林川等鄉(xiāng)(鎮(zhèn))靠近青石嶺的地方以及威遠鎮(zhèn)、臺子個別土族村莊的土族所著的服飾。
以上三種服飾的男裝基本相同,主要區(qū)別在于婦女的發(fā)式、帽子、衣服的式樣和花袖上,各自呈現(xiàn)不同的特點。
“伏蘭諾日”婦女的發(fā)式是編兩條辮子,放黑頭繩,在發(fā)根處留約5寸長的散頭發(fā)后與頭繩混編,辮梢合二為一,頭繩下端系紅穗子或紅綠布條;帽子為黑、白色羔皮帽、白色鑲邊氈帽、狐皮帽和女式禮帽;衣服為小領、斜襟、開衩式袍服,較寬大。衣領為多層疊式衣領,周邊鑲以水獺皮,披在肩部,具有層次的美感和色彩的美感;花袖由紅、黃、綠、橘黃、粉紅、藍6種顏色組成。
“哈拉齊”婦女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有一種比較獨特的發(fā)式,叫做“忽拉散”發(fā)式,梳這種發(fā)式首先縫制一個叫做“諾呼多”的頭套,頭套鬢間縫制寬1厘米、長約4厘米的紅色耳墜扣,墜扣下部纏上五色線,扣眼中戴大銀耳墜;頭發(fā)一分為二,在兩耳邊稍擰緊上卷,表面梳平,下部與嘴角齊,發(fā)梢多余部分在頭頂挽成一個叫做“贊佐爾”的發(fā)髻并用“諾呼多”頭繩扎緊。這種發(fā)式是以前土族婦女佩戴“紐達爾”的發(fā)式。80年代中后期,這種發(fā)式逐漸被雙辮發(fā)式所取代,雙辮發(fā)式與“伏蘭諾日”相同。帽子大部分為織錦邊黑氈帽或插花禮帽;衣服款式與“伏蘭諾日”相同,只是稍窄一些,顯得緊湊合身;衣服花袖由紅、綠、黑、黃、白五種顏色組成,顯得鮮艷整潔,美觀大方。
“特哇爾托洛蓋”服飾的特點是婦女把頭發(fā)一分為二梳成若干細小辮(最多可達108根)裝入叫做“希加適布”的辮套內(nèi)垂于胸前或壓在前腰帶下;腦后梳根稍粗一點的發(fā)辮垂于背后,發(fā)根部綴一圓形白螺片,將成串的白珠子(中間點綴一些紅綠珠子)掛在白螺片上垂于胸前或掛在衣領紐扣上。女長袍小領、斜襟、不開衩,袖口及下擺用約4寸寬的紅布鑲邊,不放花袖。細小辮、白珠子、辮套和紅鑲邊是“特哇爾托洛蓋”服飾最大的特點。
土族婦女的發(fā)式為兩條辮子,她們還穿鑲有半寸寬白邊的紅色褶裙,褲子膝下部分套一節(jié)土語叫“帖彎”的黑色褲筒,貼彎上沿為1寸寬的叫“哈濟爾嘎”的白邊,下沿為半寸寬的藍邊。土族姑娘的發(fā)式為兩鬢各梳一條小辮子,中間梳一條大辮子,三條辮子合辮在后面或者只梳一根粗辮子,用紅頭繩扎緊,發(fā)辮根部系一個或幾個白海螺圓片。頭戴花邊頭巾,穿白汗褡,套坎肩,勒腰帶,褲子膝下部分套紅色的帖彎。發(fā)式和帖彎顏色的不同,是區(qū)別已婚婦女和姑娘的標志。
土族除了穿戴常服以外,還有“紐達爾”、“登洛爾 達乎”、“達博”腰帶和“斯古爾瑪”腰鞋等華貴服飾。
“紐達爾”是土族古老的頭飾。在互助地區(qū)有 “什格紐達爾”、“托歡紐達爾”、“納仁紐達爾”、“加斯紐達爾”、 “雪古郎紐達爾”等,各地佩戴不一。
“登洛爾 達乎”是土族婦女更古老的一種服飾。“登洛爾”是一種翹尖式護肩。“達乎”是一種無袖、前后左右開衩、長過膝蓋的長坎肩,坎肩邊緣飾以錦緞、花邊等邊飾,用料可究,富麗華貴。現(xiàn)在“登洛爾”、 “達乎”還在一些舞臺表演中有所表現(xiàn)。
“達博”腰帶的繡制工藝精美,程序較多。繡制工藝主要是盤繡和刺繡。繡制前先用漿糊把幾層布裱好并縫上底料布然后精心繡制具有土族特色的各種圖案,圖案色彩斑斕、美觀大方。
“斯古爾瑪”腰鞋在鞋面上用五色絲線繡滿彩虹一樣的圖案,鞋尖飾以五色絲線穗子。鞋腰用黑色布料縫制,放白布里子,把里子翻過來在上沿放半寸寬的白色邊子,并放上鞋腰帶子。
土族的服飾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青壯年男子在腰帶背部別著花煙袋,前部帶著土語叫做“克迭”的火鐮;他們還系兩頭繡花的長褲帶和花圍肚,小腿扎上黑下白的綁腿帶,穿花云子鞋。中青年婦女的耳墜主要是銀質(zhì)耳墜和串珠耳墜。銀質(zhì)耳墜有大耳墜、小耳墜之分,另外還有一種叫做“闊勒岱 蘇嘎”的大耳環(huán)耳墜,大耳環(huán)下串一大的紅珠子,珠子上下放銀質(zhì)對口,用三串或五串珠子串連起來,珠串吊在胸前。